桑枝
(《本草图经》)
【异名】桑条(《本草图经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。植物形态详"桑叶"条。
【采集】春末夏初采收,去叶,略晒,趁新鲜时切成长30~60厘米的段或斜片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嫩枝呈长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厘米。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,有多数淡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,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形的叶痕和棕黄色的叶芽。质坚韧,有弹性,较难折断,断面黄白色,纤维性。斜片呈椭圆形,长约2毫米。切面皮部较薄,木部黄白色,射纹细密,中心有细小而绵软的髓。有青草气,味淡略粘。以质嫩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
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;主产江苏、浙扛、安徽、湖南、河北、四川等地。
【化学成分】桑枝含鞣质,游离的蔗糖、果糖、水苏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棉子糖、阿拉伯糖、木糖。茎含黄酮成分桑素、桑色烯、环桑素、环桑色烯。木材含桑色素、柘树宁、桑酮、四羟基芪、二氢桑色素、二氢山柰酚。
【炮制】桑枝:拣去杂质,洗净,用水浸泡,润透后,切段,晒干。炒桑枝:取净桑枝段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,放凉。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,筛去麸皮,放凉。(每桑枝段100斤,用麸皮20斤)酒桑枝:取桑枝段用酒喷匀,置锅内炒至微黄色,放凉。(每桑枝段100斤,用酒15斤)
【性味】苦,平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平。"
②《纲目》:"苦,平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辛,平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味清苦,微寒,无毒。""桑头:味苦,性寒,无毒。"
【归经】入肝经。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太阴经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肺、肾二经。"
③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阴经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湿,利关节,行水气。治风寒湿痹,四肢拘挛,脚气浮肿,肌体风痒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疗遍体风痒干燥,脚气风气,四肢拘挛,上气,眼晕,肺气嗽,消食;利小便,兼疗口干。"
②《本草蒙筌》:"利喘嗽逆气,消?肿毒痈。"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去风气挛痛。"
④《本草备要》:"利关节,养津液,行水祛风。"
⑤《玉楸药解》:"治中风歪斜,咳嗽。"
⑥《本草再新》:"壮肺气,燥湿,滋肾水,通经,止咳除烦,消肿止痛。"
⑦《岭南采药录》:"去骨节风疾,治老年鹤膝风。"
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嫩枝及叶熬膏服,治高血压,手足麻木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熬膏。外用:煎水熏洗。
【选方】①治臂痛:桑枝一小升。细切,炒香,以水三大升,煎取二升,一日服尽,无时。(《本事方》)
②治水气脚气:桑条二两。炒香,以水一升,煎二合,每日空心服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
③治高血压:桑枝、桑叶、茺蔚子各五钱。加水1000毫升,煎成600毫升。睡前洗脚30~40分钟,洗完睡觉。(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》双桑降压汤)
④治紫癜风:桑枝十斤(锉),益母草三斤(锉)。上药,以水五斗,慢火煎至五升,滤去渣,入小铛内,熬为膏。每夜卧时,用温酒调服半合。(《圣惠方》桑枝煎)
【名家论述】《本草撮要》:"桑枝,功专去风湿拘挛,得桂枝治肩臂痹痛;得槐枝、柳枝、桃枝洗遍身痒。"
桑枝
时间:2011-01-25 16:34:00 编辑:admin 手机版
分享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