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茅根为常用中药,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
别名:毛草根。
来源: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。野生。
产地:全国各地均产。
性状鉴别:根茎细长圆柱形,通常不分歧。长约50厘米以上,直径约2~4毫米。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。节明显,节上有残留的鳞叶,根及芽痕。味微甜。
以色白,条肥壮,无须根,味甜者为佳。
主要成分:含大量钾盐。并有芦竹素、白茅素、木蜜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柠檬酸、草酸等。
功效与作用:1、利尿。白茅根水浸剂对正常动物有利尿作用,有效成分可能主要为钾盐。
2、止血。茅花止血作用较显著,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,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。
炮制:切咀:(1)鲜用。(2)生用。(3)炒炭。
性味:甘寒。
归经:入心、脾、胃三经。
功能:清热凉血,止血。利尿。
主治:热病烦渴,吐衄,尿血,水肿,黄疸,肺热咳喘等症。鲜用凉血益阴。炒炭去瘀止血。
临床应用:1、用于治疗咳血、鼻衄、尿血而属热证者,但单用效力不大,需配生地、黑山栀、藕节等。
2、用于治疗急性肾炎,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,目前常配车前草、玉米须等,据初步观察,有近期治愈效果,方如急性肾炎方。
3、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(配芦根)、恶心呕吐(配葛根)。
此外,用茅根水煮猪肉,或以茅根、赤小豆煎汤,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。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喝,可清热利尿。
用量:茅根12~30g,茅花3~9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