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萁骨

来源:中药大全96060阅读

芒萁骨
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【异名】草芒、山芒、山蕨、虱槟草、乌萁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芒仔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穿路萁。路萁子柴、鸡毛蕨、筲萁子柴、反蕨叶、蜈蚣草、硬蕨萁、狼萁草、蕨叶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。

【植物形态】芒萁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细长,褐棕色,被棕色鳞片及根。叶远生,叶柄褐棕色,无毛;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,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(托叶)着生,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;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20~30厘米,宽4~7厘米,先端渐尖,羽片深裂;裂片长线形,长3.5~5厘米,宽4~6毫米,先端渐尖,钝头,边缘干后稍反卷;叶下白色,与羽轴、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;细脉2~3次叉分,每组3~4条。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,有孢子囊6~8个。
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

本植物的根茎(芒萁骨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
【性味】苦,平.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平。"
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苦涩,微温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止血,解热,利尿。治妇女崩带,尿道炎,外伤出血,烫伤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活瘀止血,利屎解热。"
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止血,生肌,行气。治刀伤出血,伤口溃烂,疝气。"

③《湖南药物志》:"叶,捣烂敷蜈蚣咬伤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【选方】①治妇女血崩:芒萁幼芽或叶茎心(髓部),煅透研末,每次二至五钱和温酒服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②治妇女白带:芒萁茎心四至五钱,龙眼肉一至二两,冰糖一两。酌冲水炖服。

③治尿道炎、小便涩痛不利: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④治汤火伤:芒萁茎心烧灰研末,用桐油调敷。(②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⑤治外伤出血:芒萁幼芽捣烂敷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⑥治痔瘘:芒其叶柄烧存性,插入瘘管内,每天一次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⑦治风疹瘙痒:鲜芒萁,煎水洗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