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药(樟科灌木或小乔木块根)_乌药的功效与作用
【中药概述】
乌药,别名:旁其、天台乌药、鳑魮、矮樟、矮樟根、铜钱柴、土木香、鲫鱼姜、鸡骨香、白叶柴,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的块根。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膀胱经。
1.行气止痛:用于胸腹胀痛,寒郁气滞作痛之证,如<四味乌沉汤>。
2.温肾散寒:用于肾及膀胱虚寒所致的小便频数、遗尿等证,如<缩泉丸>、(医学发明<天台乌药散>)、(济阴纲目<乌药汤>)。
【药物形态】
本品多呈纺锤状,略弯曲,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,长6~15cm,直径1~3cm。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。质坚硬。切片厚0.2~2mm,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射线放射状,可见年轮环纹,中心颜色较深。气香,味微苦、辛,有清凉感。 质老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,不可供药用。
【药效鉴别】木香温燥,能通行三焦气分,尤善行脾胃大肠之气滞;香附性平,功偏疏肝解郁,并能调经止痛;乌药温散力强,长于散寒行气而止痛。
【临证应用】(济生方<四磨汤>)。用治七情郁结,上气喘急。
【药理作用】
1.可促进肠蠕动排除肠内积气。
2.乌药挥发油有促进呼吸、兴奋心肌、加速血循环、升血压作用。
3.有扩张血管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含樟醇、龙脑、倍半萜、烯类、有机酸、乌药烃、内酯类等。
【用量用法】3——10g,水煎服,或入丸、散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