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图片_陈皮的功效与作用
一、广陈皮
别名:广皮、新会皮。
来源:为芸香科植物常棣小乔木大红柑(又名茶枝柑或新会柑)的成熟干燥果皮,均为栽培。
产地:抓产于广东省新会、江门、四会以及广州市郊。
性状鉴别:多呈三裂片瓢形,果柄处连结在一起,裂片椭圆形,两端略尖。长约6~9厘米,中部宽5~8厘米,厚约1~1.5厘米。外表面黄橙色、红橙色或紫橙色,稍显粗糙,有密集的大而深陷的凹形油室,俗称“大棕眼”,对光照视呈透明状。内表面白色海绵状,多向外反卷,亦显油室。质柔软较柔润。气香浓郁,味微甘辛而不苦。
以皮厚,柔软,片大,表皮紫红色,内皮白色,棕眼大而透明,气味香甜浓郁者为佳。习惯认为是陈皮中的珍品。
二、陈皮
别名:桔子皮。
来源:为芸香科植物常绿小乔木福柑、朱桔、蜜柑等多种桔柑的成熟干燥果皮。均为栽培。
产地:主产于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江等省。
性状鉴别:福桔、朱桔等桔类产品,呈不规则的裂片状,皮层稍薄,厚约1毫米。外表面橙红色较鲜艳,有密集的较小油室,对广照室不透明。内表面淡黄白色,常带有线形易剥离的维管束(桔络)和薄膜残留。质脆易碎。气微香,味辛苦。
蜜柑类产品,呈不规则的裂片状,片张较大,皮层稍厚约1~2毫米。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、紫棕色,显粗糙,有密集的细皱和油室,对光照视不透明。内表面白色海绵状,质稍松软。气亦香甜但不及广陈皮,味微辛苦。
三、橙皮。
别名:广柑皮。
来源:为芸香科植物常绿小乔木橙等的成熟干燥果皮。
产地:主产于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台湾等省。
性状鉴别:多呈四裂片形或不规则的片块,皮厚约1毫米。外表皮橙黄色或淡黄褐色,皮较细,有密集的凸凹交错的细小坑点油室不明显。内表面白色,平滑紧结,常带有不易剥离的网脉状维管束。质坚硬而脆。气微香,味微酸苦而稍辛。
以上除广皮外,用蜜柑类集中加工的产品有建陈皮、潮皮以及樟头红等品种,品质较优。
以朱桔、福桔类集中加工,用火坑干的产品称“坑陈皮”。片张完整,内外颜色鲜艳,为较好品种。
橙皮过去多不使用,近因陈品不能满足需要,橙皮的科属、性味与陈皮相同,也同等药用,但不及陈皮。
各地零散收集的混杂桔、柑、橙皮,经晒干的产品,品种不一,称晒陈皮、土陈皮或杂果皮,品质较次。
主要成分:含橙皮甙、中肌醇、挥发油(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)和维生素B1。
药理作用:1、健胃、驱风、止呕、止呃;2、祛痰。
炮制:土炒、炒炭或切咀生用。
性味:苦、辛、温。
归经:入脾、肝经。
功能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主治:胸腹胀满,气逆不舒,食欲不振,呕吐腹泻,咳嗽多痰等症。
临床应用:1、治消化不良:凡有腹胀脘闷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(呕出不消化食物),属脾胃气滞,用陈皮理气开胃。入腹胀腹痛较甚,配苍术、厚朴(方如平胃散);入呕吐呃逆较甚,则配竹茹,党参,方如橘皮竹茹汤。
2、治疗嗽痰多:凡属湿痰,痰白粘稠、胸脘作闷者,都可用陈皮理气化痰,配半夏更能加强燥湿化痰作用,方如二陈汤(按:陈皮、半夏配合能加强健胃、祛痰和之呕作用,故二陈汤、陈夏益气汤、温胆汤等均为陈皮、半夏同用)。如属热痰、则配蛇胆汁,方如蛇胆陈皮末,用于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炎,顺气化痰而平喘的作用较好,小儿尤为适用。
用量:3~9g。
处方举例:1、橘皮竹茹汤(《金匮要略》):陈皮9g、竹茹9g、党参9g、甘草3g、生姜12g、大枣8枚,水煎服。
2、二陈汤(《局方》):陈皮6g、制半夏6g、茯苓12g、甘草3g,水煎服。
3、蛇胆陈皮末(成药):含蛇胆汁、陈皮、地龙皮、朱砂、僵蚕、琥珀,每次1~2瓶,用温开水或其他汤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