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的分类有哪些?
中药分类指的是按中药自身特性和应用需要而划分不同的类别。
中药分类方法很多,最常见的是自然属性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。还有脏腑经络分类法、药性分类法、药用部位分类法等。近代又有中药化学成分分类法、原植物分类系统分类法等。 [1]
自然属性分类法 以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为依据的分类方法。古代本草学多采用此法。早在《周礼》中已有五药(草、木、虫、石、谷)的记载,为后世本草学分类方法提供了一种模式。梁代陶弘景的《本草经集注》首先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,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、草木、虫兽、果、菜、米食、有名未用七类,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,这是中药分类法的一大进步。唐代的《新修本草》、宋代的《证类本草》等书的中药分类法均与其大同小异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问世后,自然属性分类法有了突破性进展。书中根据“不分三品,惟逐各部;物以类从,目随纲举”的原则,将1892种药物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介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禽、兽、人16部(纲),60类(目)。如草部(纲)又分山草、芳草、隰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等11目。析族区类,振纲分目,分类详明科学,体现了进化论思想,是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,不少处与近代植物学、动物学、矿物学分类合拍,对后世本草学分类影响颇大,传沿至今。 功能分类法 中国第一部本草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首先采用的中药分类法。书中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,上品补虚养命,中品补虚治病,下品功专祛病,为中药按功能分类开拓了思路。唐代陈藏器的《本草拾遗》按药物的功用提出了著名的十种分类法,即宣、通、补、泻、燥、湿、滑、涩、轻、重,使此分类法有较大发展,并对方剂的分类具有重大影响。经各家不断增补,至清代黄宫绣的《本草求真》,功能分类法已较完善。书中将520种药分为补剂、收涩、散剂、泻剂、血剂、杂剂、食物等七类。各类再细分,如补类中又分平补、温补、补火、滋水等小类,系统明细,排列合理,便于应用,进一步完善了按功能分类的方法。功能分类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、配伍、禁忌等方面的共性,也利用同类药物间按作用的强弱、作用部位的异同分组类比,便于确切掌握药性的异同,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,因而是现代中药学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。现代中药学中功能分类大同小异,多数采用解表药、清热药、泻下药、祛风湿药、芳香化湿药、利水渗湿药、温里药、理气药、消导药、驱虫药、止血药、活血药、化痰止咳平喘药、安神药、平肝熄风药、开窍药、补益药、固涩药、涌吐药等19类。 [1]
中药分类 .中国大百科全书
中药名称大全 常用的中药名称
1、常用的中药名称如下
2、人参、卜芥、儿茶、八角、丁香、刀豆、三七、三棱、干姜、大黄、大枣、大蒜、大蓟、山奈、山姜山药、山楂、川乌、川芎、马宝、马勃、天冬、天麻、元胡、元参、木瓜、木耳、木香、木通、木贼牛黄、牛膝、升麻、丹皮、丹参、乌韭、乌药、乌桕、乌梅、水蛭、巴豆、玉竹、甘松、甘草、甘遂艾叶、石韦、石斛、石膏、石燕、龙胆、龙齿、龙骨、龙葵、生地、生姜、仙茅、白芨、白术、白芍白芷、白矾、白果、白前、白薇、瓜萎、玄参、半夏、地龙、地榆、芒硝、朴硝、百合、百部、当归肉桂、朱砂、竹叶、竹沥、竹茹、竹黄、、血竭、全蝎、冰片、防己、防风、红花、红粉、麦冬、麦芽赤芍、芫花、砂仁、、苍术、芡实、芦荟、芦根、苏子、苏木、苏叶、杏仁、杜仲、岗梅、佛手。
中药分类主要有那些?
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,但传统的分类方法,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: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。 药性分类法,是根据中药药性、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。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,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。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,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,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。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,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。药性分类法,首创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它的三品分类法,以“上药……为君,主养命以应天,无毒,多服久服不伤人”,“中药……为臣,主养性以应人,无毒有毒”,“下药……为佐使,主治病以应地,多毒,不可久服”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。虽然分类比较简略,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在本草典籍中,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,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。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,但一直到唐宋金元,历代修订本草,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,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。即使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,但仍在药名下对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。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,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,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。后世医药学家,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。如唐代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中,首创了 “十剂”分类法,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“宣、通、补、泄、轻、重、涩、滑、燥、湿”十类。它的分类理论是:“宣可去窒,……通可去滞,……补可去弱,……泄可去闭,……轻可去实,……重可去怯。……涩可去脱,……滑可去著,……燥可去湿,……湿可去枯”。这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。金元期间的李东垣,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,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,将其分成五类。又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《药性赋》,则按药物四性(寒、热、温、平)进行分类。尤其是明、清以来,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不少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。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《本草集要》中,将药物按功效分列为治“气、寒、血、热、痰、湿、风、燥、疮、毒、妇人、小儿”等12门。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,如治气门分“补气清气温凉药、行气散气降气药、温气快气辛热药、破气消积气药”4 类等。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,无疑是一大进步。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际,在其《本草纲目》中总结了“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”,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、寒热、虚实进行综合归类。清代黄宫绣的《本草求真》,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,他首先将药物分成“补剂、收涩、散剂、泻剂、血剂、杂剂、食物”七大类;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,如补剂分为“温中、平补、补火、滋水、温肾”;血剂分为“温血、凉血、下血”等。李氏、黄氏的分类法,不仅对于临床医师辨证论治,遣药组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,而且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。清代以来,除上述分类之外,还出现了按经络、脏腑以至脉象对药物进行分类。以经络分类的,有姚澜的《本草分经》;以脏腑分队归类的,有凌奂的《本草害利》、江笔花的《笔花医镜》,他们先用脏腑分队,各队再按药性分补、泻、凉、温,再分猛将、次将;按脉象分类的,有龙柏的《脉药联珠�6�1药性考》等。这些分类方法,虽以脏腑、经络为纲,但仍以药性为依据,故仍属药性分类法的范畴。这些方法,各有特点,由于它们与临床实践结合较紧,因而多为临床医家们所采用。自然属性分类,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。《周礼�6�1天官》中的“五药”,虽然汉代郑玄注为 “五药:草、木、虫、石、谷。”但没有具体药物的归属。因此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,仍应视为陶弘景所首创。他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,将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 730种药物分为玉石、草木、虫兽、果、菜、米食及有名无实七类,这种方法,虽然较为简略,但却成为后世修订本草分类的基础。如唐代的《新修本草》、宋代的《开宝本草》、《嘉祐本草》、《证类本草》等综合性本草,都是以《本草经集注》的分类方法,加以扩充、增加而成的。直至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才对它作了全面和较大的改革。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理论。他采用“析族、区类、振纲、分目”的方法,以“各列为部,首以水火,次之以土,水火为万物之先,土为万物之母也。次之以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,从微至巨也。次之以服器,从草木也。次之以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,终之以人,从贱至贵也。” 作为他的分类理论基础。将收载的1892种药物,先按“析族振纲”,分为16部,然后“区类分目”,按药物的形态、习性、生态环境和经济用途等,再分为 60类。如草部又分为山草、芳草、隅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苔类、杂草;木部又分为香木、乔木、灌木、寓木、苞木、杂木等。建立起当时最为先进、比较完整的分类系统。《本草纲目》自然分类体系建立后,就成为传统中药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典范。在其后问世的重要本草著作如《本草正》、《本草备要》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、《本草从新》等,都基本上沿用它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,中药新兴学科的建立,一些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也被引进中药的分类。诸如中药功效分类、药用部位分类、植物学分类、动物学分类、矿物学分类、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等方法。近年所编辑的有关教材及书籍,多根据其学科的性质不同,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。如现代的临床《中药学》,采用中药功效分类法;《中药鉴定学》采用药用部位分类法;《新华本草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等综合性本草,则采用植物学分类法、动物学分类法等;《中药化学》就采用化学成分分类法。这些分类方法应用,都提高了它们的科学性和实用性。
中药常用功效分类
中药的种类有很多,每一种中药其功效作用都是不同的。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中药常用功效分类,希望能帮到你。
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解毒药:
金银花:甘寒,归肺心胃经。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连翘:苦微寒,归肺心胆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。
蒲公英:苦甘寒,归肝胃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,消痈散结。
大青叶:苦咸大寒,归心肺胃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消斑。
牛黄:苦凉,归肝心经。清热解毒,熄风止痉,化痰开窍。
鱼腥草:辛微寒,归肺经。清热解毒,排脓利尿。
射干:苦寒,归肺经。清热解毒,祛痰利咽。
白头翁:苦寒,归大肠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
板蓝根:苦寒,归心胃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。
土茯苓:甘淡平,归肝胃经。解毒除湿,通利关节。
山豆根:苦寒,归肺经。清热解毒,利咽散肿。
白花蛇舌草:微苦甘寒,入胃、大小肠经。清热利湿,解毒消痈。
紫花地丁:苦辛寒,归心肝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。
穿心莲:苦寒,归胃肺大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燥湿消肿。
马齿苋:酸寒,归大肠肝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秦皮:苦寒,归肝胆大肠经。清热解毒,清肝明目。
白鲜皮:苦寒,归脾胃经。清热解毒,除湿止痒。
鸦胆子:苦寒,有小毒。归大肠肝经。清热解毒,截疟治痢,腐蚀疣。
熊胆:苦寒,归肝胆心经。清热解毒,止痉明目。
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泻火药:
石膏:辛甘、大寒,归肺胃经。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,收敛生肌。(温热在气分,肺热咳喘)
知母:苦甘寒。归肺胃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栀子:苦寒,归心肺肝胃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,消肿止痛。(肝胆湿热、)
夏枯草:苦辛寒。归肝胆经。清肝火、散郁结、降血压。
芦根:甘寒,归肺胃经。清热生津,止呕除烦。
天花粉:甘微苦微寒。归肺胃经。清热生津,清肺润燥,消肿排脓。
淡竹叶:甘淡寒,归心胃小肠经。清热除烦、利尿。
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燥湿药:
黄芩:苦寒。归肺胆胃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安胎。
黄连:苦寒。归心肝胃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寒,归肾、膀胱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退虚热。
龙胆草:苦寒,归肝胆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肝胆火。
苦参:苦寒,归心肝胃、大肠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祛风杀虫,利尿。
中药共分为几大类,各类药有何作用?
中药材大体上可分为植物类、动物类、矿石类等,各类特点简述如下:
�9�0 植物类
本类中药材所占比例最高,临床应用最广,一般是取药用植物的全草、叶枝
、花朵、果实、种子、根茎、树皮等。这类药物品种极多,例如:黄耆、石斛、
麦门冬、杏仁、陈皮、莲子、柴胡、当归等,用途相当广泛,是中医药方煎剂的
主要药材。
�9�1 动物类
动物类在中药材所占比例不大,但作用突出。通常取自动物的脏器,如:生
殖器、分泌腺、胎盤或胆汁、胶质、甲壳等;有些是动物体内的病理物质,如:
牛黄、马宝等;此外,还有许多昆虫类药物,如:全蝎、蜈蚣、土元等。
动物类药材多数药性作用较为强烈,若用之得当,每奏奇功。
�9�2 矿石类
矿石类的敝例也不高。一般皆取自天然矿石,亦有部份为加工後的矿物晶体
、无机盐类或其它金属化合物。有的可以入煎剂,如:阳起石、代赭石等;有的
加热後会分解出有毒物质,如朱砂加火锻烧之後会析出水银;有的含有较剧烈的
毒性,只宜外用,如:轻粉、水银、密陀僧等。
方剂处方如果含有矿物类,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嘱咐,打碎、用布包裹、先
煎或久煎,以煎出有效成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