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:楝叶的功效与作用
楝叶
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川楝子"及"苦楝皮"条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,晒干。
【药理作用】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(2~5%)可防止蚱蜢、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,而对人、畜无毒,其有效成分为类胡萝卜烃。
【性味】《广东中药》Ⅱ:"苦,寒,有小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止痛,杀虫。治疝气,蛔虫,跌打肿痛,疔疮,皮肤湿疹。
①《纲目》:"疝入囊痛,临发时煎酒饮。"
②《广东中药》Ⅱ:"苦楝树叶,研末外敷。治跌打肿痛,止刀伤出血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煎水洗,捣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【选方】①治疝气,杀蛔虫:苦楝树叶与果实,煎汁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②治疟疾:苦楝树叶和巫婆子叶晒干,各三钱。清水煎服,不拘时。孕妇忌用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③治皮肤瘙痒或湿疹(包括头皮瘙痒):鲜苦楝叶心(枝尖鲜嫩叶)一握,清水煎汤洗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④治肿毒:苦楝树叶,乌桕树蕊,二味酌量,捣烂敷患处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⑤治蜈蚣、蜂伤:楝树枝叶汁涂。(《简便单方》)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化脓性皮肤病
取苦楝树叶洗净切碎,每1市斤加水3000毫升,煎沸40~60分钟,冷却过滤,装入消毒玻瓶中备用。每1000毫升溶液内加入10%石炭酸溶液5毫升防腐。用法:先用苦楝叶溶液洗涤创口表面脓痂,然后用消毒纱布浸透药液作创面湿敷,每3~5小时在纱布上加滴该药液以保持湿润。如创面广泛或患部不易湿敷时,可每日用该药液洗涤创面3次。一般用药后第1日即见创面干燥,红晕消退,瘙痒显著减轻;续治2~4天后即结痂落屑。共治疗脓疱疮、湿疹样皮炎、慢性湿疹等疾患34例,痊愈25例。
提醒您:楝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农村常见的楝树上面结的“楝实”可以入药吗?有什么功效?
楝实是可以入药使用的,中药楝实就是在农村常见的一种树木楝树的果实,楝树在我国分布很广,像是云贵川地区、湖北、河南等地区经常能看到楝树的身影。
而传统中医里面则认为,楝实以“蜀川之地为胜”,其果实颇大且饱满、肉厚而色泽黄亮,药效最佳,故而中医里面也常称楝实为“川楝子”。
川楝子之味较为苦涩,闻之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鼻而来的异味,而其药性则偏寒,服之有较好的清泄肝中之火、畅通一身气滞的作用。
而经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,现在人们则主要把川楝子做一味行气之药来使用。其在通畅胸腹间的气滞方面颇有良效,所以人称其能“通气滞而解胸腹胀满之痛”。
此外,川楝子的苦寒之性还有很好的“燥湿、杀虫”等功效,故而其入药还能起到一定的“燥湿气而愈皮肤疮癣”效果。
1、川楝子行气而止胸腹胀满疼痛。
川楝子苦寒之力较为迅猛,降泄肝火、行气止痛之效颇为刚强,所以可以有效缓解肝火瘀滞、胸腹气滞等引起的胸腹胀满、疼痛之症。
中医里面常将川楝子和延胡索相须为用,因川楝子善于行气化滞、延胡索长于活血止疼痛,二者同用,一身气血通畅,疼痛全无。若是气血瘀滞较重,再辅以没药、当归、三棱、莪术等药材同用,则行气除胀、活血止痛之效更佳。
此外,对于肝郁气滞兼肾阴不足而伴有胸腹胀痛、舌燥喉干、口苦津少等症的时间,则还可以用川楝子配伍生地黄、枸杞子、北沙参、麦门冬等养阴之药同用,可起到疏肝气止痛,且养阴而润燥的效果。
2、川楝子燥湿而能杀虫、止疮癣。
川楝子苦味颇重,在燥湿方面也颇有良效。内服的话则还能起到一定的燥湿杀虫之效,像是小孩子较为多见的腹中虫积疼痛之症,川楝子就常会入药使用。
比如古方之中有“安虫”之散剂,就是以川楝配伍槟榔、使君子等驱虫药同用,对于小孩子常见的腹中虫积疼痛很有效果。
而川楝子外用的话,则还能起到较好的燥湿而疗疮除癣的作用,对于肌肤湿毒蕴结引起的疮疹、疥癣等有较好的愈合之效。
古人在应对一些皮肤疮癣的时间,就将川楝子炒后研磨成细粉,以猪油或者麻油调匀外敷,疗疮去癣之效颇佳。
说说 恋树(楝树)
看看,这花漂亮吧?花朵小小的,花瓣白中透紫,花蕊紫得发亮,且花蕊底部像桶状,花蕊头部像喇叭口,周围是紫色的,蕊心却是黄色的,上面还布满了花粉。再看看花骨朵,颜色又是粉紫色的,显得嫩嫩的、柔柔的……这花在开放过程中,花瓣的颜色是会逐渐变白的,有趣吧?
近看,那层层叠叠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组成的,它优雅、美丽、安静……凑近闻一闻,幽幽香气沁人心脾,风一吹,那幽香被送得很远很远……站在树下,仿佛置身香海中了。
传说诸葛亮小时候在隆中放马时,每天在楝树上拴马,或在树下读书,或蹲在树下用楝子摆方阵(兵阵)。据说,诸葛亮的“八阵图”就是在黄楝树下演习的。
知道吧?在江阴淮安有个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,院内本来有一株碗口粗细的楝树,周围缠绕了一株青藤,谁都不知道它们相互缠绕在一起有多少年了。后来,一个游人来到这里,看到青藤紧紧地缠绕在楝树上,觉得青藤太霸道,便用刀将青藤从底部砍断。这位游人本想为楝树抱不平的,没想到青藤被砍后,楝树也突然死掉了,好象为青藤殉情一样。枯死的楝树还在原地,树干上的青藤也已干枯,但他们还是紧紧地“抱”在一起。”后来“楝树”就有“恋树”一说了。
关于楝树,在《西游记》里也有记载呢,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时,答应背它们的神龟代其问问如来它能活多少岁,可是唐僧取经归来,却忘了这回事,神龟一气之下,把四人甩进河里,经文全湿了,唐僧师徒,上岸晒书,将经文晾于树上,这个树就是楝树哦!
楝树浑身都是宝呢!树皮、树根都能入药,而楝树叶中的苦楝素还是一种高效杀虫剂呢,据说可防治100多种昆虫,是配置无公害农药的重要生物原料。因此,楝树被称为“绿色金子”、“神树”呢!
折下几枝插入花瓶,放在我家的洗手间里。不仅增了色,而且整个洗手间里香气弥漫,感觉还真是不错呢!
楝树: 宫紫晕流苏
去年末,家里那位说,华村三山寺的银杏该黄了,其实他是想回老家附近看看转转。于是周末来到三山寺,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百年大银杏,而是村口一棵枝杈分明的苦楝树,明晃晃黄色树叶之间,结了好多串小果果。于是想起温庭筠的《苦楝花》:“院里莺歌歇,墙头蝶舞孤。天香薰羽葆,宫紫晕流苏。”苦楝树是一棵带了悲情的树,居然被诗人写得如此温暖香艳。
苦楝树是童年里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乡土树之一。当时村间田头,处处都有苦楝树的身影,村里还多槐树、榆树、柳树……我们小时候,喜欢抓满地的榆钱,喜欢捉绒绒的柳絮,喜欢勾树顶的楝花。
宫紫晕流苏说的是苦楝的花。当春天所有的花儿都姹紫嫣红开遍,暮春时节,苦楝树叶才懵懂发芽,苦楝花也才姗姗来迟,所以楝花是二十四花信风里,最后一番花信风。一丛丛一簇簇紫白楝花聚合在枝头,若是有花儿掉落,你会发现,楝花的花朵竟然如此精致美丽!每朵花由五个粉紫的小花瓣组成,中间是深紫色管状花蕊,每朵花都是打开裙裾舞蹈的精灵,牵着粉紫的裙摆,细细碎碎,又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女孩子,闹着,笑着。这些紫色的花儿在枝头,就像顶着一团团紫色的雾,一朵朵紫色的云。楝花花期不太长,从最初的深紫到淡紫,细碎小花从花瓣聚合到逐渐怒放,有点丁香的味道,不过丁香是浓郁的熏香,苦楝花是清远的带了微微苦味的绵长清香。
楝树叶子很漂亮,是乡村乡土树叶里的美人胚子。结的果实我们老家叫“楝枣”,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珠,所以等深秋楝树果子成熟,小孩子们常捡了青果子,腰里别把弹弓,苦楝子像子弹头一样,被拉满的牛皮筋“刷”地飞离出去。弹雨纷飞的童年,现在想来其实非常危险。小时候也偷尝过苦楝子,除了怪味更是苦味。有一首民谣说:“蚕豆开花黑良心,楝树开花苦透心……”小区谁愿意推窗就与一棵“苦透心的树”相伴?因此成了现代人最不待见的树。
古代吟咏苦楝树的诗句也很多,不过有个人爱“楝”如痴,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,当年他的江南织造府内有一棵久远的苦楝树,曹寅爱到什么地步?自废别号“荔轩”改为“楝亭”,著作更是名为:《楝亭诗抄》。所以《红楼梦》里有苦楝树的印迹,不足为奇。
秋风疾来,楝树上的树叶会很快被一扫而光,留下突兀的楝树果和遒劲傲骨的枝干风中飘摇。苦楝树还有个很隆重的梵文名字“栴檀”,说明了跟佛教的渊源。唐僧取经后被封“栴檀功德佛”。
相传凤凰非楝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,那些在寒风中苦苦守候的楝树,大概就是等待自己生命的凤凰吧。站成一棵树,一棵有梦想的树,也挺好。
小麦存储放楝树叶以后食用对身体有害吗
小麦存储放楝树叶以后食用对身体有害。
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,是单子叶植物,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,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,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、馒头、饼干、面条等食物;发酵后可制成啤酒、酒精、白酒(如伏特加),或生质燃料。小麦富含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钙、铁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烟酸、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