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药概述】
鸡骨草,别名:黄头草、黄仔强、大黄草、假牛甘子、红母鸡草、猪腰草、黄食草、小叶龙鳞草,为蝶形花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全草,属利水药-利尿清肝类 。
【药物形态】
本品根多呈圆锥形,上粗下细,有分枝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.5cm;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细纵纹,支根极细,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;质硬。茎丛生,长50~loocm,直径约0.2cm;灰棕色至紫褐色,小枝纤细.疏被短柔毛。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8~11对,多脱落,小叶矩圆形,长0.8~1.2cm;先端平截,有小突尖,下表面被伏毛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【鸡骨草_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_鸡骨草煲汤_鸡骨草的功效】
植物名:毛相思子。
生长环境:本品为披散灌木。生于丘陵、山坡向阳地方。
分布:仅分布于广东和广西。
入药部分:全株。
采集期:六、七月。
采购地点:从药材公司购入。
性味:性凉、味平淡。
功能:平肝、退黄疸、清湿热、利尿。
主治、用量和用法:1、肝热、黄疸:干用1至2两,清水煎服、或加猪瘦肉煎服;2、小便刺痛:用法同上。
(方歌)肝热郁蒸疸症当,色如橘子是阳黄,鸡骨草煲猪瘦肉,既能通利复滋肝。
参考资料:《药材学》功能:主治跌打损伤,瘀血内伤,续筋接骨、黄疸风湿骨痛。可治传染性肝炎。配制方法是将干燥鸡骨草(包括根、茎、叶)和瘦猪肉共煮,火力不宜太猛,在沸腾后继续煎2至3小时即可,剂量为儿童1至2两,成人2至4两,猪瘦肉均为2两,分三次服。
《上海市卫生局、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二辑》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:鸡骨草治黄疸,从1956年冬到1958年春,收儿科黄疸66例(传染性肝炎),其中9例用鸡骨草治疗,10例用菌陈蒿治疗,47例用一般支持疗法(包括用金霉素)。疗效方面,如黄疸消退,肝功能的恢复,鸡骨草组确较其他疗法组为迅速。
附注:双思藤似鸡骨草,应于鉴别。
《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解》荔湾区防疫站预防肝炎经验方:鸡骨草一味,预防用量每次1至2两,用水两碗,煎成一碗,儿童酌减;治疗用量每次1至4两,用水四碗,煎成一碗,儿童酌减。
以前在肝炎流行期内,某集体单位先后发现肝炎流行,荔湾区防疫站用上法在290人中进行服食预防,结果无新病例发现,证明本品对肝炎有一定预防作用。
(方解)鸡骨草俗名黄食草,民间称黄疸为黄食病,可知比药治黄疸早为群众所熟悉。按照临床观察,本品性凉,有祛湿利尿清肝、治小便刺痛,去黄疸之功,无副作用。防病服之,简易平稳可靠。
(方歌)预防黄疸有验方,鸡骨草尝一味道香,每剂用药二三两,两碗煎成一碗尝,小童服量应酌减,连续服之病能防。
本文解释权归介绍中草药名称的中药大全所有,本文地址://m.310area.com//m.310area.com/post/1977.html